7月11日,在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冯如的故乡广东江门恩平市,第四届广东省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嘉年华暨第六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广东省赛)正式开赛。大赛设有网络主会场+卫星站点分会场,在清远、东莞、广州等地设置分会场并同期进行,有1500多人报名参赛。 
“发现敌人,发起攻击!”“我这边先补充能量!”“基地有缺口,我进攻……”旋翼赛机甲大师空地协同对抗赛是本届大赛的亮点。赛场上,三名队员分别操控步兵机器人、工程机器人、空中机器人,互相掩护,配合进攻。 步兵机器人、工程机器人、空中机器人是这场比赛的三个兵种。步兵机器人可以在战场寻找敌手进行射击,机器人所携带的皮肤系统可感知弹丸的击打数据,并通过血量的形式呈现出来,血量为零则视为摧毁。战场中设置了资源岛,工程机器人作为辅助兵种,可以从资源岛获取弹药资源,可以通过其携带的视觉标签复活己方的机器人。步兵机器人还可在战场击打能量机关,可让全队机器人获得增益效果。空中机器人则携带大弹丸投掷到敌方基地识别区,大幅度降低敌方基地的护甲值。哪一方的基地被摧毁,哪一方则为胜利方。若在比赛前,双方基地都尚且存活,哪一方基地剩余血量高则是获胜一方。 由于受疫情影响,比赛首次使用“线上指挥、远程操控”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利用专业设备连接深圳赛场上的机器人阵队与对手进行异地操控对战。 今年,大赛地把“裁判台”架设在网上,通过网络实现“线上指挥,远程作战”等形式,在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定因素影响下确保大赛举行。 本届大赛分旋翼赛、创新赛和传统固定翼竞赛三大项目,其中创新赛是广东省特色赛项。记者在现场发现,不少比赛项目紧跟时下热点,如旋翼赛蜂群舞蹈编程赛,参赛选手通过编程为无人机群编舞,固定翼着舰赛则要求参赛选手操纵无人机在航空母舰模拟场景中着陆,考验选手编程能力和操纵技术的同时。青少年可通过比赛竞技、个人创新、动手体验等锻炼创新创造能力,激发学习航空航天知识的兴趣。 据悉,“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是我国青少年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专业性、影响力,也是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含中专与职高)等年龄段的无人机专业赛事。本届大赛由中国航空学会、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广东省航空航天学会主办,广东科技报社、中共恩平市委宣传部、恩平市教育局承办。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龙锟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 |